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南路25号嘉友国际大厦5层 100097

电话:0086-10-6215 0628

邮箱:atlas_china@126.com

京ICP备12038919号
城市开放空间
地产开发项目
公司介绍
设计团队
合作伙伴
公司新闻
设计研究
行业动态

“养老地产”之景观设计

发表日期:2018-05-25

点击次数:3370

一、日本养老机构的类别

1.自费养老院
收费养老院是一种可以让老年人过上好日子的“住所”,可以接受饮食服务、护理 (洗澡、排泄、吃饭等) 服务、洗涤、清扫等家务帮助、健康管理等。根据护理程度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1)看护型收费养老院
(2)住房型收费养老院
(3)健康型收费养老院
2. 适老住宅
市场过去开发住宅,主要是为了卖给年轻人,但是现在日本的住宅,大部分面向老人群体,因为老人越来越多,这代老人也比较有钱有能力购买,2011年修改了《关于稳定老年人居住的法律(高龄者居住法)》,因此这些适老住宅必须符合这一法律。日本在二三十年前,老龄化进程中,设立了许多与养老设施建设配套的法律,包括养老的服务运营等。适养住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日本住宅没有中国的毛坯,交付的时候都已经装修完毕。像老年人住宅中的无障碍措施或其他老年人居住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到。(2)规划建设时,可能会承诺后期相关服务,比如把底商规划成食堂,住在公寓的老人们可以共享餐饮,或者引入一些医疗机构,给买房者提供一些健康管理,健康咨询或健康借护等服务,近年来这些适养住宅在日本地产界比较热门,而且呈增长态势。
3.公立养老机构
所谓看护保险设施,是指可以在护理保险服务中使用的公共设施,接受需要护理的人是对象,类似医院的借护保险设施,这些都是国家层面来制定的机构。每个月的费用都是比较便宜的,所以公立的养老机构对入住人的资格有一定限制,必须得有政府专门的认证,满足借护条件的才可能住入养老机构。同样的这样设施也根据老人需求不同,分为不同机构,(1)“特别护理老人之家”是老人福利法上的称呼(2)“护理老人保健设施”——需要一边做理疗一边做康复的老人
(3)“护理疗养型医疗设施”——需要长期的入住养老院和需要看护介入的老人
4.地方自治养老机构
地方自治养老机构是对公立养老机构的补充,在日本很多老人有认知障碍症,这些老人比较健康,只是有时候脑子糊涂,对于这些老人更适合入住各个小的地域区县,做一些比较贴近和亲人尺度的养老设施。作为护理服务的一个环节,“地区紧贴型服务” 2006年开始推行,其特点是在家里频繁地接受服务,对不同层级的老人还有不同的设定。(1)集体痴呆症——比如说几个老人一起住,他们的身体状况都很健康,管理起来会比较方便。(2)小规模多样生活——比较轻微的预防为主,观察地方上有没有老人今后会发展成阿斯海默症,并定期回访。(3)定期巡回、随时对应型上门护理——有些老人认知症并不是很严重,这种机构可能需要定期寻访,看精神上是否有问题,看生活状态病情有没有进一步的发展等。
5.社会福利养老机构
对于60岁以上没有经济能力的孤寡老人政府管,包括符合日本的扶持法和法律界定资格的老人。然而福利设施远远不够用,大家需要排队来入住。(1)自立型看护馆(2)看护型关怀屋

以上五种形式是日本养老的状态,他们的立法跟现状同步发展。而中国养老相关的法律比较欠缺,从事养老产业的大多属于自发的市场行为,日本政府关于养老的立法。


二、存量房改造

日本的老年人口在增加,出生率在降低。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是在上个世纪7、8十年代,刚好也是战后人口最多的一段时间,那时大家都觉得生活一片美好,前景非常灿烂建设了很多私人住宅和社区,以及学校医院等配套的公立设施。三四十年过后这些设施不符合日本老龄化和少子的社会现状。日本这些存量房特别在养老层面上是如何改造的呢? 


1、住宅改造:
7、8十年代日本的成功人士对房子的诉求和现在的中国人状态比较像,因此很多人给自己盖房子。经过3 ,4十年,这些人都步入老年,他们再住这些房子很不方便,因为居家养老形式是主流,所以政府鼓励对私宅的改造,改造完后可以去居委会申请补助。改造内容比如说卫生间加扶手,两层的独栋别墅添加升降机,以及房间的轮椅通道,日本的住宅非常窄小,山地建筑多,一些出入门的做法都要进行改造,不然轮椅无法出入。

2、学校改造:
因少子化而废校,很多学校也面临着并校合并状态,这些学校可能会被改造成养老场所,给认知症的老人提供方便的空间。这是改造后的托老所,就像中国的托儿所,白天没有家人照顾只能送到可以照顾他们的机构去。当时是按照上世纪3,4十年代出生的老人喜欢的风格建设。随着时代的变迁,等我们这代老了,可能需求又有不同,每个年代的人因周边环境影响诉求也会不同。

3、社区的改造:
社区的密度比较大,相对影响的人也比较多,在社区改造方面景观贡献会大一些。首先社区的改造是从硬件功能上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比如说加一些护栏,包括把榻榻米房间跟地板空间形成一个没有障碍的过渡,以及入口的扶手。日本人对细节的设计很在意,比如老人的扶手太平怕滑,就会做成波浪形的扶手便于老人自己用力去推动轮椅,还有这个入口的扶手,进出时扶手会向上抬在不影响出入的同时保证扶手的连续性。

三、景观在养老项目中的作用
日本多摩地区类似北京的回龙观,天通苑等大型社区,这地方改造之前很糟糕,但是这里的结构非常结实,位置也相当好,周边的配套也很成熟,就是因为设施太久,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住,虽然只有4层但没有电梯也不方便,很多老人也不愿意住。这些社区的物业和业主委员会请来建筑设计专家对房屋进行改造。首先把一层的阳台空间扩大,让人们能更好的进入到景观环境当中。很多老年人不愿意住很高的楼层,所以越往上的空间反而便宜,可以通过便宜的高楼层去吸引年轻人群入住。这个社区在建造时楼与之间会有很多绿地空间,比如可以开发成小菜园,带孩子的家庭也愿意进来,让孩子有与泥土亲近的机会。甚至会利用周末时间组织比如拔草和维护植物等方面的小区活动让大家参加,还会请一些专家来做相关的互动活动。通过立面,功能改造,社区运营让年轻人更愿意住进来,使小区变得更有活力,老人们喜欢这种热闹的空间。
另外一个项目,在设计风格上采用了无印良品的现代做法,把所有的一层都打通做成公共空间,比如咖啡厅,简餐厅,聊天活动场地等,这种做法让大家晚上回到社区灯都是亮的,不会感到孤独,年轻人也喜欢具有现代特征的住宅,同时又有复古的感觉,通过这样的设计对老旧社区进行改造更新使之更有生机。
横滨养老院,2006的项目,面对的是上世纪战争时代的老人,他们对这种乡土自然景观会有一些向往和怀念,所以在这个项目里设计师特地把乡下的水车,溪流,梯田景观做到了养老院的环境中,唤起了他们童年时代的回忆,让他们的内心觉得自己不是在养老院,而是回到了心灵真正的家。另外,不仅仅是给老年人制造了发呆的空间,还为子女过来看望他们时,营造一个和家人互动聊天的场所,避免只能在卧室待着。
足底按摩足浴也可以不留痕迹的融入到景观环境之中,让老人无论是在房间里进行康体健身的活动,还是在室外边欣赏美景,都能进行理疗功能的项目。通过对养老社会条件的摸索理解,我们发现老年人更需要心灵情感上的关怀,心情愉悦对于延绵益寿最有帮助,所以尽量给老人提供热闹丰富的生活环境。 
老年人跳广场舞打太极拳这些活动也非常好,只是有时候老人选择的场地和时间可能会对周围的人造成影响,但是通过设计提供合适的场地,或者如何有组织的让他们在合适的空间来进行活动,是从业者要思考的问题。
四、傲立相关案例
1、北京太和妇产医院
这是个改造项目,原来是一个科技园。
从景观的角度看,孕妇和产妇并不是病人,只是这个时间段特别需要照顾和关心,因此我们在做这个项目的各种设施时应尽量采用弧形圆形的设计,让孕妇走在这种环境中会感到放心。还有铺装用料方面最好采用暖色调设计,通过改造让孕妇感官上觉得更温暖一些,提升自己的愉悦感。
2、北京裕和康复医院
这也是个改造项目,原来是洗浴中心,改造成康复医院和养老院。
这个康复医院在市中心,白天人多晚上比较安静,并且场地极其有限,为了给病人创造更多的绿色,中间的集中绿地是在设计师再三坚持下才得以实现,因为绿地牺牲掉的停车位被巧妙的安插在楼宇的四周。连廊的设计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遮阳避雨的通道。房子外面的绿化有限,因此在房屋上也建造了一个小花园,让病人的活动空间更大,并让白天来探望家属的人能有去处。还有住院区,我们把喜欢活动较活跃的老人和喜欢安静的区间分开,同时让喜欢安静的老人能看见活动区域,希望能感染到他们。当然这个安静的环境也给来看望病人的家属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小私密处。
3、燕郊嘉都
这是一个适老形的住宅,前面有提到老人喜欢热闹,希望和年轻人住在一起,中国未来也会以居家养老为主,这种适老项目也会越来越多,如何打造适老社区的景观,是我们这次设计思考的重点。
从景观角度需要注意的养老配套 :
首先考虑各路面的高差,使用轮椅的因素和老年人行动不便要相结合处理;铺装要考虑透水和防滑性,避免雨天老人踩滑摔跤;色彩和标识方面对老人要有特别的设计,比如字的大小,颜色的差异程度等;
老人都喜欢遛弯,在设计中应尽量结合原路设计健康步道;还有老人很怕孤独,很希望和人聊天,所以要营造一些交流空间;
可以在社区设置小水池,方便老人随时能用水;
座椅设计的高度和宽度还有扶手需要特别注意;
植物的布置,满足老人视觉、听觉、嗅觉等五感的刺激需求。
日本养老项目是大家最近比较关注的项目类型,虽然日本的养老产业走在前面,中国有可以借鉴的点,但两国的情况又有许多的不同,比如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更庞大,进程更猛,地域差异性更大等等。中国的养老产业刚起步,大家都在摸索。各个专业都尽力而为,相信会迎来健康发展的养老产业环境。

扫描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2013 阿拓拉斯(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8919号